找到相关内容2538篇,用时1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纯印老人(1

     (二)纯印与“六度”  1、布施  2、忍辱  3、禅定  (三)纯印乃禅密净总持之心宗  (四)圆满之法,深信莫疑  第三章  修心证果  (一)揉面与修行  (二)崇性德不废修德  1、攀缘心是六道轮回的根本  2、妙明真心是成佛的根本  3、无攀缘显真心  4、无为与清净  (三)无私则明德,无边即中道  1、明德即自性  2、离两边走中道  3、左右都是“坑”,唯走中道路  4、不二妙法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32755084.html
  • 大相国寺法语(1

    中阴身?中阴身寿命维持多久?  当人命终之后,神识尚未投胎转世之际,所维持的生命旅程,每过一星期记忆即减半,过二星期记忆减1/4,过三星期记忆减1/8,到第七个星期之后,整个记忆几乎忘光,茫茫渺渺,但...之于千光王静住如来,时观世音菩萨始住初地,一闻大悲咒,立超第八地,心生欢喜,于是发誓弘扬大悲咒,令大悲咒安乐众生,即时应愿,身生千手千眼。这就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由来之典故。   请问佛法的道理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0352109.html
  • 日本禅宗学总论(1)

    回到了中国。 二、关于鎌仓时代以后的四十六传二十四流  1、关于四十六传  据说自鎌仓时代以来传到日本的禅有四十六传。因禅讲究不立文字、教外别传的缘故,因而非常重视传灯嗣承,即依谁见性、如何被相传...嗣  临济十八世胜乐 东传正祖 笑隐大訢之嗣  临济十八世相州净智 大休正念 石溪心月之嗣 佛源禅师  临济十八世相州净智 无象静照 石溪心月之嗣 法海禅师  临济十八世信州安乐 樵谷惟仙 别山祖智之...

    则竹秀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20359257.html
  • 净影寺慧远的净土思想(1

    法师之一。 慧远现存著作中以《大乘义章》最著名。此书分 249 科, 申述大乘教学的意旨; ( 注 1) 当中 一科分六门讨论净土问题, 为研究慧远的净土思想的最...(1) 《大乘义章》全书今不存,现存222科。 (2) 《大正藏》卷44,页834上。 347 页 ...

    廖明活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41545996.html
  • 密宗法义精要(1

    西藏根桑泽程仁波车 原著藏文 法尊法师 译汉文目 录密宗法义精要序一、 人身难得 1、 思维本体 2、 思维圆满 3、 思维喻义 4、 思维数目差别二、 念死无常 1、 念外器世间无常 2、 念内有情世间无常 3、 圣贤大德无常 4、 天帝人王无常 ...

    法尊法师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35945974.html
  • 慧净法师书信集(1

    阿弥陀佛老早就已深深知道我们就是这样的众生,承受常没常流转之苦,而感同身受的说:  ‘众生苦恼我苦恼,众生安乐安乐。’  因而发了‘不论何人,都必定救度’的本愿。为我们经过五劫的时间发了四十八愿,又为...我苦恼弥陀苦恼,我安乐弥陀安乐’  之佛凡一体之身,虽是凡夫,却位同菩萨。佛法虽多,唯有弥陀本愿是拔苦与乐的妙法,是转凡成圣的神丹,故极恶深重凡夫,获得弥陀金刚的本愿,便蒙诸佛金口的赞叹说:  ‘则我...

    净宗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42246007.html
  • 佛眼看商界(1

    社会上自强自立,才能使他得到更大的受用。而最为究竟的方式,则是引导他契入佛法,“以法味,毕竟安乐而建立之”。  所以说,学佛的人要不要追求财富,关键是看自己的发心,看自己是在哪一个层面上修行。如果从出世...可以满足基本生存时,应该进而追求精神财富。  1、何为精神财富   在人类的文明进程中,祖先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,其影响之深远决非物质财富可以比拟。回顾历史,无论是古罗马的繁荣,还是盛唐时的富足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2849518.html
  • 宗密大师学风研究(1

    根尘觉圆而遍周法界,令修行者,触境无心即同佛等,永绝轮回,起大神用而得自在安乐。  p. 243  故本经虽通论佛教以因缘为宗,其中并含摄小乘、空宗、法相、法性、圆融等法门。由此另开五对来说明,即:(1)...达摩开展最上乘禅,要人体认自心即是佛,诚如宗密所说: “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,原无烦恼,无漏智性,本自具足,此心即佛,毕竟无异,依此而修者,是最上乘禅。”[1]又说: “达摩受法天竺,躬至中华,见此方学人...

    杨政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5347541.html
  • 西斋净土诗浅释(1

    诸上善人智慧高超而安乐恬静。人人的座位皆是以真珠为映照装饰,莲台则用种种微妙的七宝而作庄严。纯金的石砾细沙铺满于水渠之底,软玉所成的新芽嫩枝细梢突出于树尖。阿弥陀佛相好庄严的眉相古今以来无人能描绘赞叹...法门令其身心更加微妙,又能兼带得到弥陀慈尊的愿力相加。此净土行业乃是真正的长生而无可比拟的妙法,即使是有仙经十卷也不须得意自夸。  朝朝暮暮道心中,岁岁年年佛事同。一往进修安乐界,六时朝礼法王宫。  方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14963187.html
  • 弥勒净土论(1)

    弥勒净土论(1)   (日)松本文三郎 著  张元林 译  译者序  小 序  第一章 叙论  第二章 弥勒经典志  第三章 所谓的“六部经”以外的大乘弥勒经典  一、第一种弥勒经典  二、第二种...在当时,弥勒信仰还存在着。所以迦才在其《净土论》里讲道:  “上古先匠远法师、谢灵运等皆往生西境,然终乃独善,后来者并无承习。近代道绰禅师虽撰《安乐集》一卷,广引众经,略述其理,然其文义参差,章品混淆...

    (日)松本文三郎 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60248765.html